石鼓无声传自远,陈仓有阁向天高

      陕西宝鸡“石鼓阁”海内外征联在广大联友的支持下,共收到12000多幅作品,作者涉及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外楹联爱好者;行业涉及公务员、教师、医生、工人、农民、学生等;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17几岁。由此可见作者的热情。也许因为石鼓本身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联友们倾注了极大地精力和心血。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笔者一直参与了征联大赛的全过程,从作品的收集整理、海选、初评、复评,到最后的终评,也一直为优秀作品和联友热情鼓舞着、感动着。故而不避浅陋,聊叙几笔,简要点评,算是抛砖引玉,以此就教与方家。
  一、贴主题,鼓阁同辉壮宝鸡
  这次征联主题十分明确,这在征联启示里已经表述的很清楚。所以大多数作者把主题定位在石鼓、石鼓阁是非常正确的。纵观获奖37副作品,都能紧贴主题,或描写石鼓的不同凡响、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蕴含丰富;或状拟石鼓阁气势恢宏、飞檐斗拱、拔地凌空、位尊九五;或抒发登临幽思、开怀襟抱、抚今追昔、千万感慨;或挥洒周风秦韵、渭水激荡、秦岭烟霞,鸡峰旗立等等,不一而足。以石鼓阁为依托,襟山带水,画卷陈仓,图说西秦,鼓阁同辉。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辉煌壮丽的崭新诗篇。“文刻先秦,石现大唐,惹来云拓千年事;名辉今日,光泽后世,望去阁撑一片天”一联,上联写石鼓,是追昔,重在纵向,以时间为纬;下联写石鼓阁,是抚今,重在横向,以空间经。上下联互为照应,鼓阁辉映,十分巧妙。而联语构思奇巧,意境优美,用词考究,节奏明快,都是其他作品无法企及的。几个动词精确到无法更换的地步,特别是“拓”、“撑”当为“联眼”,有画龙点睛之妙。而分句间内在逻辑层递,也是严丝合缝,步步为营。云拓往事,阁撑青天,是何等的精妙和气势,又是何等的贴切自然,不事雕琢。其他如“石鼓无声,却把两千年历史回音,荡出秦岭……

北京代写平台为你提供代写一切所有的内容
北京代写网 » 石鼓无声传自远,陈仓有阁向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