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泪
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各种诗体,诸多风格,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名篇佳作,灿烂辉煌。许多诗篇,今天读来,仍然 那样沁人心脾,生动感人。就在那些光芒四射,扣人心弦的诗章里,诗人抒发自己情怀时,涉及到眼泪的诗句,为数颇多,细细品味一番,有的确能激发读者共鸣,有的却不能引起共步,令人觉得作者未免有些夸张失实,似有矫揉造作之嫌。在此略举数例,谨呈管窥之见。
有位不知名字的诗人说道:“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话完全正确。泪水是情感的表达,人到极度伤心时,铁打的汉子也抑制不住表达情感的泪水的。陆龟蒙在《别离》一诗中写道:“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这表明有志男儿,应抛却儿女情长,去积极进取,作者抒发的是豪情。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了年轻人,胸襟开阔,友情真挚,同勖共勉情怀,作者抒发的同样是壮志。而杜审言在〈〈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中,最后两句是:“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出外做官,睹物思乡,闻声伤情,失意之感产生慨叹,要掉眼泪还没掉下来,其人其情,恰倒好处,可谓是真情。韦应物的〈〈杨氏女〉〉一诗,最后两句是:“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意思是,回到家里看看孤单单的小女儿更加伤心,止不住的泪水,顺着帽带子流下来。是的,诗人早年丧妻,两个女儿相依为命。如今大女儿出嫁了,还有小女儿独自在家,思前想后,百感交集。对亡妻的想念,对儿女的怜爱,辛酸苦楚,除了泪水,何以遣怀,一阵痛哭,情理之中。谁读此诗,都为之伤心,这同样是哀恸的真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陈子昂这首短小精悍的《登幽州台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为之折服的是前几句。作者登台抒怀,空间时间,背景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