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狗到走狗
汉高祖刘邦是一位布衣皇帝,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遭逢乱世,依靠农民起义白手起家,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最终削平群雄,平定天下,一手缔造了西汉王朝。刘邦没读过多少书,性格豪放,语言粗俗,“功狗”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
《汉书?萧何曹参传》记载: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
军国大事,以游猎小事一言喻之,听起来似乎粗俗,可是话糙理不糙,说明了大问题,也解决了大问题。刘邦的“功狗”说效果极佳,可谓立竿见影,史载:“群臣后皆莫敢言”,既打击了众武将恃功自傲的骄横之心,又适时提高了自己在群臣面前的心理优势,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可见一斑。读书至此,不禁莞尔。
可惜,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西汉初建,政治和君臣关系尚不稳定,“功狗”论促使众将心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成为诸侯叛乱的催化剂。刘邦笑谈“功狗”的时候,志得意满,意气风发,视天下英雄如同无物,岂料,一席话寒透众将之心。这些武将多年来追随刘邦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历尽艰辛才取得了最后胜利,把刘邦推上了皇帝宝座,本想共享荣华富贵,谁知一语惊醒梦中人:任你功劳再大,再是忠贞,也不过是一条走狗罢了!群臣嘴上能不说,内心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