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追记某监狱警察生前的几个瞬间

    【内容提要】“这时已经36岁的**,仍然保持着一颗爱学习、愿攻坚、敢克难的心。”**点赞道,他很快熟悉所包管的50名服刑人员的信息,对重点犯从背景、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改造对策,在他手上,每一个服刑人员都对他“言听计从”。为此他被同事们尊称为教育改造“小诸葛”。

  “山哀水哭悲长睡,骨痛心摧作永决,今日一别,无缘再见,别了**,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兄弟,愿你一路走好!”3月13日,**省**监狱警察**遗体告别仪式在**举行,现场,200余名来自**监狱的警察职工和**的亲朋好友自发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走了,这位民警将生命定格在42岁。从警24年来,**先后在**监狱七分厂、一监区、三监区从事生产、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等工作,多次获得**先锋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勤奋好学的他性格开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因此,同事们都称呼他为“**头”,服刑人员则亲近叫他“暖心警官”,亲人们呼他为“暖男”。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因工作生活的点滴成为亲人、同事、服刑人员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3月20日,《法制日报》记者再次来到**监狱,听他的同事、服刑人员、亲人们讲述**生前的N个瞬间。
  勤奋工作心细如发获点赞
  师父每次送完我,才从反方向回家
  “我21岁就认识了师父,到现在9年了,师父突然走了,感觉我的一个亲人不在了。”说起师父**的离去,一监区警察**控制不了情绪,红了眼眶。
  据了解,2009年,**大学毕业后考入**监狱进入一监区工作,在不知道如何管理服刑人员的迷茫阶段,**手把手地将他带入工作正轨。除了工作,**在生活上也给了**许多关怀和帮助。
  “前几年,从单位回家的路不好走,交通也不方便,每次想回家,只要师父不上班,他都会开车把我送回去。我永远也忘不了,师父每次送我之后,再从反方向回家的情景。”**回忆说,师父生前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人,乐于帮助他人。
  因此,同事们都称呼他为“**头”。
  “**头”**不仅乐于助人,还是一个勤奋工作心细如发的人。
  和**相处了12年有余的……

北京代写平台为你提供代写一切所有的内容
北京代写网 » 事迹材料:追记某监狱警察生前的几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