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内容提要】虽然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并从宏观层面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包括出台文件、编制教材等),但政策、思想的落地需要依托千千万万一线教育工作者,如果一线教育工作者不能正确理解政策出台的初衷,并找到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与方法,“核心素养”就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正是在这个层面上,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了“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实施中的路径与策略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部分优秀学校、教师的先行先试,为大家找到可资借鉴的、中看中用的方法、模式、策略、路径,甚至于某种深刻而通俗的理解。而这,也是子课题《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立项的目的与初衷。

喜看硕果满枝头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重大招标课题“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实施中的路径与策略研究”的子课题《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课题编号ZDZBZ093)于2018年10月20日开题,至今已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研究。两年来,承担研究任务的单位、个人积极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实现了预期研究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在国家颁布的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概念。
  “核心素养”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响应,相应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蓬勃而生。随后,高中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陆续发布,对学科核心素养做出了相应界定,如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界定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再之后,教育部组织专家团队重新编写了语文、历史、政治教材。这套被称之为“部编本”的教材,可以看作是对“核心素养”的积极回应。
一系列举措清晰地反映出,实施“核心素养”是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什么国家对此如此重视?因为时代发展至今,创新能力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而创新能力通过“死读书、读死书”“时间+汗水”式的应试教育是培养不出来的。这方面,远的不说,大家看看如今中美之间的“芯片之战”就能理解。
  虽然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并从宏观层面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包括出台文件、编制教材……

北京代写平台为你提供代写一切所有的内容
北京代写网 »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