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雁冰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五时五十五分,中国文坛殒落了一颗巨星。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沈雁冰(茅盾)同志和我们永别了。
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这位为中国革命事业、中国新兴的革命文学事业奋斗了一生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沈雁冰同志是在国内外享有着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从一九一六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以来,在漫长的六十余年中,他始终不懈地以满腔热情歌颂人民、歌颂革命、鞭挞旧中国黑暗势力,创作了《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清明前后》等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刻划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为我国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的财富,提高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水平,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的许多作品被翻译为多种外文,在各国读者中广泛传播。他还撰写了大量文艺论著,翻译介绍了许多外国作家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从事文化事业和文学艺术的组织领导工作,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特别是一贯以极大的精力帮助青年文学工作者的成长,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沈雁冰同志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一九一三年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就开始接触进步的新思想,在一九一七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他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一九二0年,他同郑振铎、叶圣陶等同志一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积极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他接办和改革了《小说月报》,使这个月报成为倡导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九三0年,他同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发展革命文艺,团结和壮大革命文艺队伍,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