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啦,我依然记得你们
支教最后一天,我依然记得,初到兰干乡的炙热午后,秋意正好,金色正浓,处处是风景画,从宿舍窗户放眼望去,一片片葡萄地郁郁葱葱进入眼帘,空气里弥散着醉人的葡萄香,不负葡萄之乡的美誉。
支教工作步入第二学期时,兰干乡开题米里克幼儿园大班,二十七个全新面孔,我一人组织所有园内活动,没有陪班老师,没有保育员,自己不会维吾尔语,凡此总总,让从未有过独自管理班级的我有些措手不及。挑战面前的踌躇和畏惧只是本能的反应,幼儿园的紧凑生活告诉我,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迎难而上。
时光荏苒,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渐渐地我发现,他们没有我当初想象的那样顽皮捣蛋,也没有我期待的那样温顺乖巧,他们就是普通的乡村孩子,每个人带着一点野性和聪慧,也有着南疆孩子的质朴和率真。心态的改变,意味着姿态的改变。我不再把我们之间看做界限分明的师生关系,而是当做一起成长、共同生活的好朋友、好伙伴。每时每刻的共同经历、朝夕相处的集体记忆,使我们之间渐渐有了无声的默契,孩子们知道什么时候应当认真专注地听我上课,什么时候可以毫无顾忌地抱住我的脖子;同样,像多年精心侍弄自家庭院树木的园丁,我也逐渐了解了每一个孩子的脾性,哪个可以放肆地开心一逗,哪个内心敏感多愁,哪个需要的是你一个善意眼神。从此,每多一个孩子真挚的接纳和家长欣慰的认可,我就收获一枚闪耀着责任与荣光的勋章。
如今,在这个远离都市小村庄里,在近三百个已逝的日日夜夜里,当夜晚和周末的短暂分别里充满了相见期盼时候,我和孩子之间也渐入佳境,已经成了亦师亦友的伙伴。最好的状态就是现在,对我和孩子而言,都是如此。
起初,玛合买提说话的时候慢声软语,情感细腻,性格温厚,但是确是一个异常羞涩的小朋友,以致小女孩对他说了句略带训斥的话也会惹得他泪水涟涟。于是课上我经常邀请他为小朋友一起读儿歌,请他做幼儿故事里的角色,鼓励他积极参与,勤于发……